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推动保护区内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护区管理模式,云南大学纳版河美丽中国环境调研小分队,7月23日来到了西双版纳纳版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版村进行社会调研,。
纳板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要民族的寨子,傣族住民多达90%。团队首先参观了位于纳板村的傣族文化传习馆,在传习馆中了解学习了傣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深入地了解了当地风土民情,为下一步的访谈打下坚实有用基础。23日下午,团队邀请同行教师为大家进行入户调研指导,为更好与村民面对面详谈,保证原始材料的真实性,确保研究结果的严谨性提供帮助。队员们根据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调研提纲和当地民情,结合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情况,提出相关问题,根据村民的反馈获取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自然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模式、公众环保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真实信息。
7月24号早上,团队首先来到了村口支书家。通过交谈,团队对村子常驻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情况、受教育水平、村民种植业等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村新一代几乎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继续求学的比例较小,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去城里打工,村里的常驻青年较少。近年来有大批外来人员承包村民土地种植香蕉。种植香蕉对土壤伤害较大,种植香蕉五年后,这片土地基本只能种植火龙果、百合、玉米等这样对土质要求较低的作物。对此团队成员希望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思考是否有改善、处理“废弃土地”的方法。访谈过程中,村民耐心倾听,用心作答,让调研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了村民的善良淳朴和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稚嫩但有意义的访谈,给了成员继续进行社会调查的信心。
当地的住宿条件是艰苦的,天气环境不尽适应,部分团队成员因水土不服而身体不适,但她们仍坚持调查。空闲时,每一个组员都走在探索的路上,都在回忆今天的所见所闻,都在努力的整理调研资料。另外,村中多数中老年村民没有长期接触过汉语,因而“语言不通”也是此行的小小阻碍。助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发展,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是团队此行的首要任务,想到团队正在为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美丽中国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成员们浑身充满了动力。
云南大学组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渴望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经过此次,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三下乡”团队的队员们加深了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院团委宣传部供稿)